【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永葆党群血肉联系】化工与化学学院学生党员暑期专项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8-03 04:31:07发布者:王文铂阅读次数: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化工与化学学院于2025年暑期组织开展了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永葆党群血肉联系——感悟沂蒙精神”为主题的学生党员专项社会实践,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永川、学生党建负责人王文铂带队,8名学生党员赴山东省临沂市开展实践。

沂蒙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艰苦岁月,是在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目标之下、生与死的考验之中、党和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的特殊阶段建立起来的伟大精神。本次实践以“理论筑基+实地感悟”为主线,通过现场教学、仪式教育、专题研讨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党员在红色热土上追寻历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先后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红色基地,深入学习了“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团队成员专程探访红嫂家乡——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这个被誉为“红色堡垒村”的革命圣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多处珍贵的沂蒙革命遗迹。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前有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地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后有聋哑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治八路军战士……沂蒙山区的妇女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支援前线的重任,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救伤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用大爱诠释了“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精神。

次日,实践团来到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团队成员沿着台阶缓步而上,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敬献花篮,向革命先烈鞠躬默哀,表达深切的缅怀和哀思。随后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郑重承诺,每一句宣誓都凝聚着对初心使命的深刻铭记与执着坚守。

最后,实践团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进入展馆,一幅巨大的战役态势图详细展示了1947年孟良崮战役的全过程。讲解员介绍,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与国民党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正面的大规模较量,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性一仗,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士气。随后,团队成员在场馆开展了一堂专题微党课《孟良崮战役之问》,围绕“孟良崮战役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深刻领会“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内涵。

三天的实践让团队成员接受了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洗礼思想、触动心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必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永葆党群血肉联系,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的担当与奉献。

图文:王文铂、何炫安

初审:王文铂

复审:孙永川

终审:刘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