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 2025年9月30日,化工与化学学院在明德楼明理学术报告厅举行捐赠仪式,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韬股份”)董事长、校友张华农向母校捐赠500万元,专项用于加强铅酸电池研究、推动传统电池技术革新及青年人才培养。此次捐赠资金源于史鹏飞教授退休后研发的一项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发明专利。此专利是雄韬股份基于发展需要与史鹏飞教授共同开发的。史鹏飞教授希望捐赠资金用于推动学校中青年教师开展铅酸电池的相关研究,促进该传统电化学能源体系的持续技术升级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张华农校友在参与相关洽谈时,被史鹏飞教授深耕电化学领域的热忱所打动,双方共同决定将专利转让资金500万元捐赠给母校,助力电化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一项专利背后的一生课题此次校企合作开发双极性铅酸蓄电池中的专利,是史鹏飞教授深耕电化学领域六十载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作为我国化学电源领域泰斗、哈工大电化学工程系早期学术带头人,他的科研生涯始终与国家需求同频。1978年他率先在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奠定学科应用转型基础;主持铝电极材料研究,开拓学校新能源材料研发新方向;1999年与企业共建哈工大光宇蓄电池研究所,加速成果转化;同期指导团
  • 10月24日,化工与化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专题研讨,持续强化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凝聚发展共识,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组织保障。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单位及各团队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光惠主持。刘光惠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站位全球视野格局对标自身发展,实把“十五五”规划编制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学院未来发展。同时对学院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将学科规划和“十五五”编制作为中心任务,主动服务哈工大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目标,强化全局意识与行动转化;二是要聚焦学科内涵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凝练特色方向,布局新兴交叉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关键业绩突破,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三是要科学系统谋划,注重顶层设计与民主参与,广泛凝聚师生智慧,确保规划兼具前瞻性、战略性与可操
  • 10月21日,临沂市河东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吴艾国率队赴院调研交流。会议在明理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化工与化学学院副院长卢松涛主持,学院相关科研团队代表及5家当地企业、研究院负责人参会。吴艾国表示,临沂市河东区作为山东省重要的产业集聚区,近年来聚焦新能源电池、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了以临沂友谊机械、三丰化工、华太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集群。此次来访旨在通过校地合作搭建创新桥梁,推动区域产业链与高校科研链深度融合。他强调,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工等领域拥有深厚的科研积淀,与河东区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通过此次座谈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加速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卢松涛介绍了学院立足国防航天、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特色,重点展示了学院在新材料研发、绿色化工、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例如安茂忠教授的电镀与表面工程、高云智和王博教授的新材料创新团队、王兴涛副研究员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等,已形成多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科研成果。他表示,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需求清单和技术清单双向匹配机制,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工艺优化、高端人才
  •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人才项目申报质量,助力支撑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化工与化学学院于10月13日举行人才顾问委员会专项会议。本次会议是学院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强化有组织科研与人才精准培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旨在依托顶尖学术智慧,为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工作提供顶层设计和精准指导。会议邀请人才顾问委员会委员刘丽、杜春雨、韩晓军,青年委员吕查德、王博等五位教授组成评审专家组。会上,学院8位申报人就各自项目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对申报项目都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点评与辅导,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因人而异地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了格局、明确了方向、促进了工作。此次会议不仅是对青年工作成果的评审把关,更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与提升机会。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人才顾问委员会这一高端智库,不断完善人才培育与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生态,力争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学校深入实施“2035年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战略目标、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贡献更大力量。会议现场图文:闫珺初审:张海玲复审:孙永川终审:刘光惠
  • 10月8日,化工与化学学院人才顾问委员会启动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在活动中心316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人才顾问委员会荣誉主任黄玉东,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人才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晓宏,化工与化学学院党委书记、人才顾问委员会职务委员刘光惠,化工与化学学院副院长、人才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娄帅锋,人才顾问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刘光惠主持。黄玉东充分肯定了化工与化学学院在人才工作领域的先行探索。他强调,该委员会的正式启动不仅是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与重要里程碑,更是学校深入实施“2035年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战略目标、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和先行探索。委员会的成立,传递了一个鲜明信号:在哈工大,在化工与化学学院,我们珍视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期待学院进一步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把委员会切实建设成学院人才工作的“最强大脑”与“核心引擎”,并及时做好经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化工化学模式”,为校内其他兄弟学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为哈工大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黄玉东讲话)吴晓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