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王博教授邀请,安徽大学物质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能源材料与化学所所长,安徽大学教授、博导张朝峰教授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开展化工与化学学院“明德讲堂”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题目:宽温域水系电池调控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 10:00-11:00
报告地点:明理学术报告厅(明德楼 D702)
报告摘要:
为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路径,但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并网应用。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研究方向。水系锌离子电池契合高安全、低成本的规模化储能并网应用。然而,当前水系锌电的循环寿命、极端环境下的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难以满足并网实际需求。针对以上挑战,我们课题组围绕高安全储能电池的需求,开展宽温域高能量密度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质调控与负极优化技术解决电池组元失活与界面失稳;另一方面,调控水系电解质氢键实现极端环境高适配性电解质。进一步结合电化学微天平和同步辐射红外等技术,阐明关键组元失活与界面失稳机制,建立了以材料动态稳定为指标的评估体系,实现了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
报告人简介:
张朝峰,安徽大学教授,安徽大学物质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能源材料与化学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电池材料,近五年发表通讯论文 60 多篇,其中 Nature Index 期刊 30 多篇,其中包括 Chem. Soc. Rev.(1 篇)、 Angew. Chem. Int. Ed( 3 篇)、Adv. Mater(10 篇)、Adv. Energy Mater(3 篇)、 Energy Environ. Sci.(1 篇)、ACS Nano(3篇)、Adv. Funct. Mater.(12 篇)等,H因子52;获批专利 20 项。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优秀创新团队、安徽省杰青等项目等;联合创建“安徽省莱布尼兹材料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担任副主任。荣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安徽省教育厅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安徽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