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

发布时间:2018-03-22 04:10:52发布者:王帅普阅读次数:1606

(招生咨询电话:13091715267)

1.专业剖析、专业方向介绍、专业比较优势

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化学方面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科学,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专业始建于199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全国专业排名第4-10位,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专业以光电催化转化材料、高效轻质功能性电磁波吸收材料和航天固体推进剂为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具有化学、化工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学、化工、能源、材料、制药、生物等领域从事精细化学品与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工业分析、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及科学研究方面工作。专业主干课程除了四大化学和化工基础课外,还包括表面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含能材料、光电化学以及由外籍教授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光电化学》等。

2.人才培养

本专业秉承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国家重大技术需求,聚焦国际学术前沿,“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着力培养品德优良、求真创新、缜密深思、勇于担当、公忠坚毅、情系家国,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前瞻性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解决工程技术和学术前沿问题兼具管理能力的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

3.师资情况

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教学科研能力强,老中青比例合适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正教授11人、副教授8人,教师博士化率100%80%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各领域顶级专家10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部委领域专家3人、学校教学青年拔尖教授1名、青年拔尖教授1名、校教学突出贡献奖1名,占教师总数的60%。建成了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杨玉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部委领域专家、科技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主要方向:(1)固体推进剂;(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与器件;近年来,负责国家部委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等十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等杂志通信作者发表SCI文章110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主编《材料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1本。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

韩喜江: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十余项,在Chem. Soc. Rev.Adv. Mater.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他引8千余次,H因子43,获得授权专利12项,“电动车用镍氢和铅酸电池材料研究”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吸波机制”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徐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入选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长期从事无机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光电催化等的科研、教学工作,在JACSAdv. Mater. 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唐冬雁: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温度敏感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金属与聚合物的连接行为与界面作用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一、二区研究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主编“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等学术专著4部;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化学D

方习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06年于美国Emory大学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能源部Ames Laboratory做博士后研究,之后任助理研究员(2009–2012),副研究员(2012–2015)。2016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和纳米磁体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在JACSAngew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受邀报告14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等科研项目。

林凯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系主任,国家部委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留学比利时鲁汶Leuven大学化学系。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项目等7项课题,在Nature Chem等发表SCI文章120余篇,他引2000余次。哈尔滨工业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020年获国家部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课程体系

学生主要学习四大系列课程: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专业方向课、自主发展课。实施多元发展课程体系,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设立“专业方向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两类选修课程类别,强化学生自主选择,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多类型发展。由外籍教授兼职开设全英文课程《光化学》1门,定期邀请海外专家做学术前沿报告多次,为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奠定基础。立足航天,服务国防,《固体推进剂化学与技术》和《铁磁功能材料》两门课程,为培养工程巨匠和业界领袖创造条件。

5.科研实践

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大一新生进入导师专业研究室,开展大一年度创新研究项目,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大四本科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专业拥有现代化材料合成、分析测试和性能表征等大中型仪器设备,有力保障本科生进行科研实践、科研创新等活动。

本专业在光电化学材料、电磁吸波材料和航天固体推进剂3个特色研究方向上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重点预研(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项目等20余项,在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在ScienceAngewJACS等著名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多项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对高新科技和国防工业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6.国际交流

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建立3+2-硕联合培养协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为真实的国际交流平台。

7.学生学习、生活

入学后即加入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大家庭,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随时可与同学或学长交流;专业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模式,通过“引--荐”的模式确保每个同学都学有巨大的进步。应用化学专业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采取国际办学,提出申请后,本科毕业即可获取双学位。这里春天生机盎然,这里夏天林密风清,这里冬天冰晶玉琢,期待金色的秋月在这里遇见你。

8.毕业生去向

每年读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3/4以上,就业率100%。毕业生可从事化工、材料、电子等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设计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大多数毕业生在中国航天、中石油、宝洁、汉能集团等世界500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就职。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境外深造院校:美国特拉华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韩国浦项工业大学、德国马普所等。

就业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

9.权威推荐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名师孟长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位于国内该专业领域前列,近11的师生比为专业学生打造精英化教育。在这里,你入学就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并在导师的引领下亲自动手实践创新,掌握扎实的本领,实现你今日的梦想。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徐平教授:在应用化学专业这样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成长起来是无比幸运的,你会学到如何承担起身上的责任,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何去帮助身边的人,如何成为优雅的生活者。

航天科技集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主任陈红: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不要去否定你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未来。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10.知名校友

徐平,1999级本科,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

王威,2004级本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导,深圳市孔雀计划(B)

陈红,2003级本科,航天科技集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主任;

王瑞涛,2003级本科,优美特(北京)环境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技术总监;

肖振,2007级本科,汉能晖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董事会监事。